聚焦党的全面领导,凝聚推动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合力。强化高位推动。充分发挥区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压紧压实乡镇(街道)、区级单位“书记”抓民族工作主体责任,将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纳入江川深化推进“清廉云南”建设行动,确保创建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强化机制保障。制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江川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等9个工作指导文件,编制《玉溪市江川区贯彻落实<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21-2025年)的工作方案>》,设置“十四五”时期玉溪市江川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5项主要指标、18个具体指标,细化量化5项主要任务和58个工作措施。强化督查加压。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督查调研,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组成3个督查调研组,对7个乡镇(街道)和18个区直有关重点单位进行实地督促检查,制定7项共性问题清单和13项个性问题清单,全面跟踪整改。 聚焦学习宣传教育,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抓实干部常态化学习教育。启动“星云石榴红.铸魂润心”系列行动,按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进行时”活动,推出理论学习、典型经验、应知应会三大篇章,各部门利用干部理论学习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平台,推动广大领导干部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中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目前共推送学习内容39条。发挥3名市级宣讲团成员作用,以万名党员进党校、万名党组织书记大轮训、党务干部培训班、工信系统培训等为载体,开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奋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专题辅导5期1040余人次。抓牢社会宣传教育覆盖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举办玉溪市江川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展,启动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联合开展2023年玉溪市江川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三下乡集中服务示范活动、“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系列活动,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以“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普法强基”四结合全面提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成效。 聚焦乡村振兴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不断加快民族地区发展。2023年上半年,全区在少数民族地区投入财政衔接资金823.3万元,占全部资金的31.35%,安排实施项目9个,其中产业发展项目6个,产业配套设施项目3个,有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积极打造光山多肉农旅融合示范点,依托2000多亩多肉产业基地,2023年上半年安排财政衔接资金595.86万元,实施乡村旅游配套设施项目4个,助推“花漫光山·产村融合”的乡村振兴路。争取省级民族宗教专项经费17万元,实施民族文化项目1个,加大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 聚焦三个计划实施,促进各民族广泛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突出“融”的导向,创新实施“三交”计划,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有形推动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举办的“不负青春 逐梦星云”青少年石榴籽·同心交流主题活动、“若水童声润心田·公益助力促成长”慈善音乐会、“六一系列主题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童心”、“与你“童”行 一起“趣”研学等“同心交流”“同心实践”“同心志愿服务”“同心结对”等青少年交流等系列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包容欣赏、相互学习帮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感推进旅游促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文旅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模式,举办“玉溪市江川区2023年梨花节暨旅游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亚洲花卉科创谷第一届鲜花节”、“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发展”高原湖泊——星云湖端午龙舟挑战赛”和“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等,以旅促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民族村旅游提升建设,积极培育集“美丽村居+民族文化+特色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花漫光山景区评为3A级景区。丰富各民族全面交往形式。深入挖掘江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了江川区革命烈士陵园——中共江川县工委旧址——曲焕章故居——汤建荣故居——唐淮源故居、唐公祠红色旅游线路,讲好“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有效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不断推进各族互嵌式环境建设。举办202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现场招聘会和“博柏利“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第四期--走进彝族开班仪式”,积极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和平台。组织开展“情暖新春·共护未来”慰问、“情系儿童·健康同行”公益义诊等惠民服务,打造以城乡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为支撑的“三社联动”工作模式,在大庄社区、上营社区开展公益创投,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未成年人关爱”等项目;在宁海街道、星云街道浪广社区、下营社区推广以邻里守望“一家亲”为品牌的试点,建立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 聚焦示范引领带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以“八+N进”为抓手,把各类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测评指标全面纳入基层党建“整区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四级联创重要内容,探索“红石榴+”行动,全力构建“党建引领促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体系。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细胞工程”,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文明、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城乡建设、民生福祉、基层治理、升级打造”互融共促八大行动,推动创建工作在全区各行业各系统全域推进,打造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创建品牌和特色。2023年上半年九溪镇积极申报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前卫镇、江城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玉溪市江川区委员会等 30家单位申报市级示范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