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川区聚焦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和网格化管理优势,不断健全养老托幼服务保障体系,通过“党建+服务”全力提升服务质量,借开展主题教育的契机,打造助老助幼服务圈,以暖心举措绘就朝夕幸福画卷,让“一老一小”乐享民生暖阳,着力推动为民办实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以“强基固本”构图,在服务设施建设中描绘“美满画卷”。江川区以养老托幼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致力于让“一老一小”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普惠公共服务,推动“一老一小”宜居环境建设。建设广覆盖、多功能、个性化的养老服务设施,依托6所养老机构,36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养老站),26个农村幸福院,210个村级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室)),1802张养老床位,覆盖各乡镇(街道)和新建居住小区,其中6个养老服务机构均转型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按照市场化原则向社会开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同时,投资51.5万元完成160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以满足不同情况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打造离得近、吃得好、价格低的“老年幸福食堂”,全区积极探索各式助餐服务模式,2个小区建成“物业+小区食堂”助餐模式,8个村(社区)分别形成“中央厨房+幸福食堂”“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和“社会组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助餐模式;各村(社区)、小区持续加强“老年幸福食堂”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优化一日三餐食物搭配,着力为老年人提供干净卫生、营养均衡的膳食服务。健全多样化、多服务、多层次的儿童服务设施,全区各村(社区)在原有服务设施中融入儿童元素,通过建立儿童之家、农家书屋等活动场所,以爱心捐赠、主动购买等方式置备图书、完善设施,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平台。 以“凝心聚力”起笔,在建强服务队伍中描绘“温暖画卷”。江川区通过织密“一老一小”幸福安全网,整合“五社”队伍力量,强化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建成一支热心、耐心的服务队伍。网格化“立梁架柱”,江川区依托“一网十联四创建”,601名网格长带领1452名网格员、5276名中心户长“组团”下沉网格,精准提供各类帮扶和服务,实现党建引领下的“一老一小”全链条服务新模式。比如,星云街道划分137个网、成立115个网格党支部,构建出“组织建网、党员在网、工嵌网、群众用网”的治理体系,积极发挥党组织的统筹作用。五社成员“一体联动”,全区今年投资20万元实施“五社联动”助力“一老一小”服务试点项目,通过社区搭台、社会组织赋能、社工助力、志愿者力量补充、公益慈善资源响应,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江川特色的“五社联动”助力社区治理新路径。党员先锋“添薪助火”,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帮扶联系制度,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联系1至2个村(社区),村(社区)“两委”班子每人具体联系一名或者多名留守老人,定期通过电话联系、入户走访等方式帮助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让独居老人有人帮扶、有人关心。志愿者“微火成炬”,江川区每年暑假期间开展“暑与你的快乐”爱心暑托班项目,组织志愿者走进各村(社区),通过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兴趣课程等方式,引导学生度过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以“精细服务”着色,在提升服务质量中描绘“初心画卷”。江川区始终把“一老一小”两个群体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聚焦需求、多措并举,让服务“缜密”且有“温度”。需求清单明方向,各乡镇(街道)社工站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通过服务事项需求清单调研、“一站式”帮扶机制、“零距离”式服务,开展“助童助老·朝暮温暖行”“儿童防性侵护蕾行动”等特色社工服务项目以及独居老人、困境儿童走访活动,增强“一老一小”群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政策落实强保障,严格按照补助标准落实高龄老人保健(长寿)补助政策,按月做好高龄津贴的社会化审批、核对、发放,截至10月累计发放7.25万人次,4—10月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累计发放2455人次;向上争取中央资金43万元以支持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兜底功能。党建引领促服务,江川区强化党建引领,建立由7家单位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为不同情况的儿童量身定制“千里马”“向日葵”“雏鹰”“阳光”计划等帮扶措施,逐步帮助特殊儿童成长成才;以社区“留守儿童之家”和党群服务中心为服务阵地,打造“四点半课堂”“流动乡村少年宫”等党建特色项目,联合党建联建单位开展关爱残疾儿童“小饼干”暖心行动等活动20余次,打通为儿童“小”服务“最后一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