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川区人民政府!
今天是:
   

心心相连石榴籽 共育民族团结花


来源:玉溪市江川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时间:2023-12-22 02:24:40 点击率: 0打印 】【 关闭

江川区安化彝族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主动谋划、以变破局,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着力打造人居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基层治理有效、文化灿烂发展、民族团结和谐的美丽彝乡。

高位推动聚合力,共谱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一是高位推动谋发展。安化乡党委政府制定“1234”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工作平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实现两个目标(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三个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城乡融合发展和谐、民族关系和谐),迸发四股力量(影响力、吸引力、亲和力、凝聚力),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长期任务和系统性工程来抓。二是责任分级压落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到村级政治考察和政绩考核当中,纳入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项目清单,倒逼责任落实,自觉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干部及群众共同参与、责任明确、工作具体、层层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宣传教育全覆盖采取党员干部带头学、实践学的方式,把团结之花盛开到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志愿活动中,利用广播、新媒体、入户宣传等方式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进”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产业发展促振兴,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一是勠力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脱贫攻坚相融合,累计投入资金1.9亿元,先后实施整乡推进精准脱贫、整村推进奖补等项目180余个,道路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电力供应、卫生教育等短板逐一攻坚,全乡419151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清零,实现省级贫困乡摘帽脱贫,为民族团结进步打牢发展基础。二是“一村一企”促增收。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创新驱动谋发展,按照资源开发利用型、典型农业发展型、农旅融合推进型分类创办5村办现代化农业服务公司,建立了广泛的联农带农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光山村(多肉)被评为市级“一村一品”、“玉溪市就业扶贫车间”三是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提效益。立足自然资源禀赋,以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双融合双促进为抓手,光山村依托多肉产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一条花漫光山·产村融合的乡村振兴路,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安化社区梦境彝乡田园综合体项目,推动生态康养+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安化乡光山村千亩多肉植物与江城镇侯家沟村大平地千亩梨园两个特色产业连点成线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造民族团结连心路,安化社区获评“云南省旅游名村”、“玉溪市旅游扶贫示范村”。

扮靓家园惠民生,共画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一是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结合十百千万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强化村庄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一水两污治理,村容村貌大幅提升。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一时美”到“长久美”,所有村(居)民小组人居环境均达档标准,烂泥箐小组入选省级绿美村庄,光山小组被评为市级四星级美丽乡村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开展“河长清河行动”,做好董炳河(东风水库源头)流域水环境保护,全年董炳河均保持在三类水质以上,保障了中心城区47人的饮用水安全。启动实施绿美三年行动,管好青山、护好绿水,用山清水秀守住乡愁安化乡荣获第十批云南省生态文明乡镇。三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力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和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落实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住房改造、饮水安全保障等普惠性政策建设爱心超市和小学爱心激励站,巩固控辍保学成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不断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民族文化展魅力,共唱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一是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运用红蓝榜制度,组织开展“十星级评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等评比活动深入挖掘家风家训家规和优秀家风故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村民的行为准则,牢乡村文明之魂,营造崇德向善、邻里和谐的良好乡风。二是传承保护民族文化。深入挖掘彝族传统文化资源,拍摄《彝族刺绣》《月琴制作与传承》专题片,建立小龙茵刺绣基地,发展29位彝族“绣娘”,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行动,开设彝族刺绣和月琴弹奏课程,培育农村文艺队,编排既有彝家特色又兼具时代审美的歌舞表演,让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互动共荣。三是推动各民族文化繁荣。组建农村文艺队23有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3名,以中华传统节日、民族特色节庆为交流契机,将非遗文化撒弦乐、挝乐到各地进行展演,让彝家文化走出去、活起来,充分展现彝家儿女心向党、感恩党,共同团结奋斗谱写幸福生活新篇章的生动景象。

依法治理促和谐,共享民族团结进步幸福果。一是深化平安安化建设。依托“一网十联四创建”、“雪亮工程”,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普法力度,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发挥“三社联动”作用,积极推进“群防群治”和“多网合一”管理服务,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党建引领+共建共管”的新时代安化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二是搭建民族团结连心格。探索一网+三级联动+四位一体+N项服务134N网格管理模式,用好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三支队伍”,划分33个网格、187个网格责任区,真正实现需求在网格发现、隐患在网格排查、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筑起一道团结稳定、平安和谐的防护墙。


  • 主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     承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77—8011091
    网站标识码:5304210001   网站地图
    备案号:滇ICP备0500476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210200000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