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中心小学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 九溪中心小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始终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文化事业各方面相结合,齐心协力,积极谋划,引导全校师生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上来,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出实效。 九溪中心小学始建于1912年,原名为九溪仁里小学,于1997年8月迁入现址办学至今。目前,辖区内共有7所村完小,2个教学点,在校学生1508人。九溪中心小学现有学生338人,寄宿学生173人,共有12个教学班。学校秉承“让每一颗幼苗茁壮成长”的办学理念,以“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为育人目标,以“手牵手维护民族团结,心连心共建和谐九小”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方向,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办九溪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办学目标。 (一)童心向党,培植思想之根 九溪中心小学现有少数民族学生197人,占学生总数的59%。其中傣族2人,哈尼族12人,苗族2人,佤族1人,彝族180人。彝族学生均来自矣文、扯纳苴、罗合白、放马沟和阳山庄5个彝族村寨,且均为寄宿生。结合学校实际,九溪中心小学紧紧围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这一党建工作思路,确立了“童心向党、石榴更红”的党建主题,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使每一颗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茁壮成长,全面发展。 (二)文化引领,铸就民族之魂 一是打造阿楚若彝族文化传习社。阿楚若彝族文化传习社于2018年5月正式开班,是彝族文化传承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开办的课程有彝族语言文字教学、彝族乐器(月琴、腰鼓)演奏教学、彝族舞蹈(打歌、跳弦)教学和彝族刺绣教学,引导学生在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过程中,培育深厚的祖国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二是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氛围校园。以行知楼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相关知识及学生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充分展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和“五个共同”等内涵,阐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的重要意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栏介绍全校民族团结工作的整体概况、九溪镇彝族同胞的日常生活状态和云南省少数民族分布概况,让孩子们更方便地了解到身边的少数民族基本情况,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以“手牵手维护民族团结,心连心共建和谐九小”为主题,在校园足球训练场周围的墙壁上绘画制作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墙,展示各民族的服饰、住房、乐器、舞蹈、传统节日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耳濡目染民族文化。 (三)音乐为伴,唱响团结之声 九溪中心小学坚持以音乐为载体践行美育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下,九溪中心小学积极搭建音乐交流平台,组建合唱团,让各完小中热爱音乐、热爱合唱的孩子能有更多机会获得专业的合唱训练和成长,为农村儿童打开了探索艺术、成就自我、认识世界的窗口。 2020年11月成立“若水童声”合唱团,成员主要来自辖区内的5所小学,由学校音乐教师担任指挥,目前团员有60人。合唱团利用课余时段排练,已排练成熟《二十四节气》、《螃蟹歌》、《给宝贝》等三十余首合唱曲目,荣获市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童声合唱大奖,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等各新闻频道报道。 
(2021年,普海玲带领“若水”在大树下录制世界合唱大赛视频。) 2024年3月2日,“若水童声”合唱团演唱的《螃蟹歌》视频被新华社每日电讯、云南日报等30多个视频号转载,转发记录达20余万条。今年以来,“若水童声”合唱团还受邀参加了“致敬聂耳”2024年聂耳和国歌音乐文化系列活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春风里——彩云追阅”阅读盛典晚会演出,传递了阳光自信的精神能量,抒发了对祖国对家乡满腔的赤子情怀,唱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