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位于滇中腹地,山水环绕、风光秀丽,被誉为“滇国故里,高原水乡”,辖区内聚居着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常住人口总数的8.2%。近年来,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通过实施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警务”,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江川样板,推动民族团结事业向纵深发展。 
高擎“党旗红”,夯实民族工作基础 红色是党旗的颜色,分局党委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党的建设和公安工作全过程,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公安工作共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各党支部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把国家民族政策理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关知识纳入政治理论学习范围,确保每位党员民警都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在工作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懂民族心理、会民族工作,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红色堡垒”。 
其中,九溪派出所、安化派出所结合辖区少数民族聚居特点,紧扣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工作主线,与村(社区)党支部开展联建,将社区警务、民族团结和基层党建同步推进,打造具有江川特色的民族团结警务样板。 
秉承“活力橙”,锻造江川公安铁军 橙色代表活力,分局始终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着力锻造充满活力、素质过硬公安铁军,为民族团结创建及各项公安工作提供人力保障。今年以来,按照《玉溪市“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党纪学习教育和纪律作风教育整顿为抓手,多形式组织民辅警开展学习教育,推动全体民辅警明规矩、守纪律、提能力、转作风,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稳步前行。 
同时,严格落实《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社区民警“双管双考”实施细则》,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社区民警综合考评指标,用好“两个职级”晋升和评先评优政策撬动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落实落细,激励广大民辅警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24年,14个集体和52名个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因成绩突出受到不同层级表彰。 
抓牢“宣传黄”,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黄色渲染穿透力强,是宣传普及知识的重要色彩。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奔赴,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局机关三楼,通过对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人文知识、警民故事加以综合提炼,以“三个离不开”为实质,扣住“五个认同”的民族内心,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文化走廊。在户政、交管、出入境等部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便民服务窗口,将九溪派出所建设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公安基层派出所,打造“一廊一窗一所”民族文化宣传教育阵地。 
始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为牵引,将“普法强基补短板”提升工程与民族团结创建深度融合,组织263名警力对少数民族聚居的280个村组挂钩联系,通过走村串寨、上门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各民族群众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矛盾纠纷化解靠法的法治习惯,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守护“生态绿”,共建美好生活家园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公安职能严厉打击涉生态领域违法犯罪,守好各民族永续发展的绿水青山。针对星云湖沿岸非法捕捞水产品突出问题,综合运用提级侦办、挂牌督办、联动执法等措施,先后打掉13个非法捕捞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7人,侦办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案件40起,追缴赃款108万余元,铸牢星云湖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江川区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市场上磷矿价格的大幅上涨,辖区多依山、烂泥箐、螺蛳铺等多地磷矿被盗采,国家矿产资源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分局主动作为,先后打掉全链条犯罪团伙1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15名,收缴涉案磷矿800余吨,涉案价值6000余万元,坚决维护了辖区矿产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让各族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聚焦“和谐青”,深耕基层社会治理 将守护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和谐共荣为目标,依托综治中心实体化运作、完善社区警务“双管双考”工作等基础推进社会基层治理。在城郊结合、人口密集、治安管控要素复杂地区先后设立“三街”、“兰螺石”两个7×24小时警务室,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各种公安业务。针对治安问题较为突出的“古滇国”商业片区,打造“党委统筹、公安预警推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综合整治经验,逐步推广至大渔夜市、马料庄夜市等网红打卡区域。 
以星云派出所“张国斌专家调解室”为示范引领,在5个派出所和两个7×24小时警务室全面推广“五融合、五衔接”矛盾纠纷综合调解工作法,形成政法委牵头,公安、信访、法院、司法等部门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共同参与的三级联调、联控、联稳综治体系,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公安内线、党政外线双闭环、双轨运行,增进各族群众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动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42起,化解率达98%。 
擦亮“警务蓝”,增强服务群众质效 坚持用“警务蓝”守护“石榴红”,提升各民族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将“一门通办”作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指标,把通晓民族实情、讲民族语言的民辅警调配到各派出所及窗口单位,开通少数民族服务绿色通道,推行“延时服务”“错时服务”,让公安提质效,让群众少跑腿。交通管理大队在三个乡镇开通便民服务点,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落户手续。 
对年龄偏大、不会使用计算机的群众采取纸质试卷考试,最大限度提高驾驶人持证率,高效处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4年以来,为各族群众办理户籍、出入境、车驾管业务8.3万余人次,上门为群众办证、送证、检验、报废摩托车(电动车)服务3420人次,开展摩托车下乡考试215场,培训教育4000余人,将公安优质服务做到了各族群众的家门前。 
做实“创新紫”,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 紫色代表探索创新,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积极推行侦查大部制、“交巡所融合”改革,优化警力资源,重构主战主防体系,护航各民族共荣发展。整合刑侦、经侦、禁毒、环食药等警种资源成立侦查打击部,选调优秀侦查员成立侦查中心,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为引领,对各类违法犯罪始终严打高压态势。 
持续深化“交巡所融合”警务改革,特巡警大队全面承担主城区治安、交通、纠纷、求助等全警情接处警工作,从接处警工作中解脱出来的民警转型为专职社区民警、交管民警,按照分局“九管九防”工作机制,全身心投入到主防阵地,做好各类基础要素管控,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全力化解矛盾纠纷。2024年以来,实现命案、较大交通事故“零发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