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一)生猪养殖情况。截至2018年4月30日,雄关乡共有生猪饲养户256户,其中散养户241户、规模户15户(能繁母猪存栏50头以上),生猪存栏量10446头,其中散户存栏2675头,规模场存栏7771头,能繁母猪存栏1793头,其中散户存栏623头,规模场存栏1170头。 (二)猪价运行情况。通过实地走访雄关乡佳鑫养殖场(当前饲养能繁母猪100头、存栏780头)和雄丰养殖场(当前饲养能繁母猪32头、存栏160头)两家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并通过市场调研,雄关猪价运行情况为:雄关乡生猪价格自2018年2月下旬、3月初开始出现下滑,肥猪价格由当时的每公斤14.2元下滑至现在的每公斤10.02元,,仔猪价格由当时的每公斤26元下滑至现在的每公斤20元,而且现在仔猪出现无人收购的现象。按现在市场价格估算,饲养一头肥猪亏损约为500—600元。 (三)规模户、散养户生产经营情况及后续打算。 1.生产经营情况。雄关目前的规模养殖户主要以自繁自养为主,主要生产肥猪,肥猪通过贩运户主要销往昆明、通海、江川等地。散养户以饲养母猪为主,主要生产仔猪,然后销售仔猪。根据雄关乡杀年猪习俗,一部分散养户在离春节4个月前每户饲养1至2头肥猪,主要是自产自销。2017年,雄关乡生产仔猪3.68万头,生产肥猪1.65万头。 2.后续养殖打算。经走访调查,因目前猪价低迷,部分散养户觉得收入“不乐观”,已经开始转型养殖蛋鸡等其它品种,还有部分散养户通过减少生猪饲养量来降低损失。规模养殖户基本都是通过适当减少饲养量来止损,后续将视市场情况再增加饲养量。 二、影响生猪稳定发展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经过调查和养殖户信息反馈,当前农村存在着一些影响生猪稳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是环保压力日益增加。近年来,生猪产业发展从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雄关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产生的污染也给农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养殖户环保意识不高,部分养殖户特别是小规模户和散养户积习难改,加之环保投入成本过高,对养殖场的要求标准也相当高,标准化养殖场必须具备规定的节能减排设施(贮尿池、储粪间、排污管、排污沟、沉积池等),据调查核算,一个出栏400头生猪的养殖场要达到环评要求需投入20万元以上,但目前多数养殖户连生产资金都难以保证。 二是生猪生产扶持政策有待加强。生猪生产属于弱质行业,受市场、资金、疫病多方制约,而对生猪的扶持政策较少。特别是在猪价低迷时期,屠宰、销售环节则能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收购、销售价格,而生猪养殖环节因无充足的扶持政策,使之成为整个产业“最容易受伤”的环节。比如,自2017年5月停止供应免费疫苗(猪瘟、高蓝耳),增加了生猪养殖成本,一头肥猪约增加成本26元,一头肥猪约增加成本1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