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民委员会,乡属各中心、站、所:
现将《安化彝族乡2009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安化乡2009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纠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纪委八届四次全会、市纪委三届四次全会和全市行政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上级纠风办的统一安排部署,江政办�2009�6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现提出《安化乡2009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生态、保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落实的“五保”要求及“绿色安化、和谐安化”战略,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突出重点、强化整改,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政风行风建设,为推进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二、基本原则
(一)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强化监管,落实责任;
(二)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着重预防,既要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又要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
(三)坚持依靠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把政风行风建设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四)坚持边评边改,评议结合,把落实整改,解决问题贯穿于评议工作的全过程;
(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按步骤严格要求;
(六)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推动发展,务求实效。
三、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阳光政府建设,保障科学发展”的主题,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抓党风、促政风、带行风。通过评议评议活动,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政风行风建设,着力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门难进、脸难开、话难听、事难办”、“看病难、看病贵”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推动机制体制创新,进一步提升窗口形象和广大干部职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四、组织机构
为保证评议活动各个阶段按质按量完成,乡政府决定成立安化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评议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普学化 乡长
副组长:雷永彪 纪委书记
成 员:陶文红 副乡长
王彬生 综治办主任
陈海莺 办公室秘书
普 虚 纪检专干
安玉贵 安化中学校长
普党救 安化中心小学校长
宋绍春 安化乡卫生院院长
领导小组在政府纠风办的指导下开展具体工作、各相关部门做好协作、协助工作,被评单位积极主动配合评议组的工作。
五、评议对象
根据全国纠风工作会议和省政府纠风办《关于2009年纠风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纠办�2009)3号)精神和市政府纠风办的要求,今年我乡评议派出所、乡中学、乡中心小学和卫生院。
对去年评议过的国土、民政、计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六、评议内容
(一)公安派出所
一是查看“八条禁令”、“五条禁令”等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的落实,着力整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歪风邪气;二是以人为本、便民利民、优质服务等执政为民服务理念的落实情况。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报警难、接警慢、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态度冷漠、作风粗暴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三是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清正廉洁等公正廉明为政之德的落实情况。着力解决以罚代管、执法扰民、刁难群众、“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四是创建平安、构建和谐、社会稳定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的落实情况,着力解决群众诉求不畅等问题;五是政务公开、警务公开、接受监督等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落实情况。着力解决暗箱操作、逃避监督、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等问题;六是队伍管理、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一岗双责”制的落实情况,着力解决管理松散、监督不力、班子不团结、干部作风不实、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等问题。
(二)中小学校
一是查看教育乱收费等专项治理工作的落实情况。着力整治“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强行学生统一着装等强行服务并收取服务性费用、变相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等各种名目的乱收费行为;二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三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情况。着力整治贪污、挪用、截留、乱支滥用公用经费、免补经费等违法乱纪行为;三是中小学生减负政策的落实情况。着力消除阻碍中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学习负担、心理负担;四是校务公开财务公开的落实情况。着力解决重大决策、基础设施建设、大额资金开支等违反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家长制”作风;五是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着力整治体罚、歧视、侮辱学生、缺乏关心关爱、情趣低级粗俗等有悖为人师表的行为;六是安全工作责任的落实情况。强化“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防范意识,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机制建设,坚决杜绝打架斗殴、抢盗事件和各类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乡镇卫生院
一是查看医德医风建设和廉洁从业情况。着力整治宗旨观念差、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生、硬、冷、乱开药、乱检查、乱收费、小病大医、开单提成等加重患者精神负担、经济负担、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努力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二是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招(跟)标采购。
政策的落实情况。按照“网上集中竞价(限价)、统一配送、全市同价”的要求,采取药品集中采购,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真正让利于群众;三是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公开公示情况。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坚决制止乱收费,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增强医疗服务透明度和公开力度,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四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积极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推进新农合等医保体系建设工作,方便农村群众就近看病就医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五是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落实情况。积极倡导依法从医、廉洁从医,坚决整治通过药品和医疗器械收受回扣等商业贿赂行为,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六是行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情况。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强化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以优质服务留住病人。
七、方法步骤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坚持政府统一领导,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和行业各负其责,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新闻媒体积极配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一)宣传动员阶段(
6月
20日
―
7月
10日
)
一是乡卫生院和派出所制定实施方案;二是乡政风行风领导小组聘请和培训评议员工作,按照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敢于坚持原则、业务水平高、具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要求,认真选聘评议员,搞好培训和前期准备工作;三是电视媒体、广播、版报等方式广泛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普遍了解评议单位、评议内容、参与办法等评议工作基本事项并由被评单位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四是由政风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评议工作,分解具体任务。
(二)调查评议阶段(
7月
31日
―
8月
31日
)
一是被评单位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查找政风行风方面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剖析问题根源,制定措施,边查边改,并将自查情况报乡政风行风评议领导小组;二是乡政风行风评议领导小组要深入群众,采取走访群众、问卷调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广泛收集第一是资料,对调查掌握的情况认真梳理、归纳、分析、研究,形成评议报告。
(三)整改总结阶段(
9月
1日
―
9月
15日
)
一是被评单位评议意见和建议,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把整改事项、标准和完成时限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建立整改工作责任制,抓紧抓实整改工作。二是被评单位对评议工作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报乡政风行风评议领导小组,乡政风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将相关材料报送县纠风办和相应主管部门。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责任落实
乡政风行风评议领导小组要结合实际,按照“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要求,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切实加强领导。四家被评单位领导要真正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明确分工,细化任务,责任到人,真正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责任分工到位、工作部署到位、检查落实到位,为评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这次评议活动时间紧任务重,各部门要紧密团结,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既要抓好业务工作,又要抓好评议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保证评议活动各个阶段工作按质按量完成。领导小组要与主管部门和县纠风办沟通协调,统筹评议组的工作任务和行程安排,根据进展情况适时调整工作步骤。
(三)严格纪律,公正评议
评议组要确保评议结果客观公正,严禁利用评议之便向被评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严禁向被评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提供投诉举报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情况;严禁发生其他可能影响评议公平、公正的行为,要紧扣评议内容和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明确评议主题,防止把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研究,集体决定,形成集体统一评议意见,不搞“一言堂”
(四)狠抓整改,务求实效
四家评议单位要按照“评议是手段、整改是目的、群众满意是标准”要求,把整改贯穿评议活动的始终,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和评议组评议意见建议,能够及时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措施,限期整改,并将整改落实情况通过及时、方便的途径向社会反馈,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领导小组督促整改,对评议中发现的问题不以整改、不以落实的单位给予批评和纠正,对消极对待走形式、跑过场或顶风违纪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评议中工作积极,整改认真,成效明显的先进典型,要通报表彰,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被评单位政风行风建设的实际成果。
(五)标本兼治,以评促建
各被单位要以民主评议活动为契机,以整改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政风行风长效机制,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强化作风建设,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良好的作风取信于民。各主管部门要通过基层单位的评议、检验过程中,善于总结成功经验,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按照“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综合治理、注重预防”的方针,更加重视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在建立预防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源头防治力度,逐步消除不正之风滋生的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