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川区人民政府!
今天是:
   

月琴制作能手李忠禄:彝乡月琴声流长


来源:江川区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5-04-05 06:10:44 点击率: 5打印 】【 关闭

安化是江川县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作为彝族人民独有的弹弦乐器月琴,其优美的乐声已在彝乡大地上回荡了两百多年。然而,琴声好听琴难做,在安化当地如今还会制作月琴的人已越来越少。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安化制作月琴的能工巧匠――七十二岁的李忠禄。

在安化乡新庄村委会小营村见到李忠禄老人时,映入我们眼中的就是她和妻子恩爱和美的画面,李忠禄弹琴,妻子听琴,犹如一对正在热恋的恋人。午饭时间,妻子彭三玉一边烧煮米水,一边和记者笑言,当年她就是被李忠禄的琴声所吸引。李忠禄告诉记者,他们以月琴结缘,风风雨雨五十余载,始终恩爱有加、相敬如宾。

安化的彝族月琴历来是都当地人自己制作,这也正得益于该乡曾经有一批和李忠禄一样的月琴制作手艺人。李忠禄告诉我们,他走上制作月琴的道路还源于一个美丽的意外,1959年他去北城买月琴,没有卖的,在安化到处找会做月琴的那几个人,也没有买到,没办法他就试着自己做,几经波折,后来终于成功了。

那时的李忠禄不仅会做月琴,还是当地有名的文艺骨干,参加了文艺队,到处演出。这些文艺演出活动,无形中也扩大了他月琴制作的影响力。看到自己制作的月琴销路不错,加上自己腿脚有些不便,1963年以后,李忠禄干脆放弃木匠活计,专心做起月琴来。江川、玉溪、通海、华宁、峨山、昆明到处的人都他这里订做月琴,平均一年能卖十来把。

月琴在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制作也特别注重选料和装饰。在李忠禄家土木结构的老房子里,谈起月琴的制作,老人娓娓道来。腔面正中的小圆镜,寓意彝族对太阳的崇拜。其他腔面雕上龙凤或十二生肖,底部雕一蛤蟆或蝙蝠的弦栓,都是为了展现彝族文化特色。整把月琴看上去细腰大肚,做工精美,花样繁多,弹奏起来音色美妙,可以说是一件乐器,也可以说是一件精美工艺品。

采访当天,李忠禄的徒弟也在,老人教的认真,徒弟学的也煞有介事,从材料的选择,到每一个具体的制作步骤,都完美的体现了一个老工艺者对文化传承的良苦用心。

月琴制作技艺后继有人,李忠禄始终相信:只要有彝族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月琴;只要有月琴在的地方,就一定需要月琴制作手艺人。更让李忠禄感到担心的是,现在的彝家年轻人娱乐方式多了,愿学和会玩月琴的却少了。如此下去,安化彝族传统文化,将如何保存、传承,老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弹月琴跳乐的比以前少了点,以后我还是要发动他们,把传统娱乐方式传承下去。

和李忠禄一样对彝族文化传统深切关注的还有安化乡的领导们,他们希望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然后让安化彝族月琴,不断荡漾在这片美丽的山谷间。安化乡副乡长段雄伟说:“李忠禄老人是我们乡能制作月琴的为数不多的工匠之一,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宣传,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继承和发扬好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江川县安化乡 发布人:11
  • 主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     承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77—8011091
    网站标识码:5304210001   网站地图
    备案号:滇ICP备0500476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210200000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