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彝族乡“十四五”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根据《中共玉溪市江川区委关于制定玉溪市江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玉溪市江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安化实际,“十四五”发展的主要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二届八次全会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区委、区政府“12345”发展思路和“三区一城”发展定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安化、富裕安化、和谐安化”战略目标和“一核两片三带五通道”总体规划布局,统筹推进脱贫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乡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全区同步。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4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完成光山多肉产业园建设,打造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多肉植物种植基地,计划到“十四五”末,多肉种植面积达5000亩。创建董炳绿色花椰菜示范园、新庄绿色青花种植示范园和早谷田经果林示范园,努力打造“一村一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依托61.9%的森林覆盖率优势,积极争取林业产业扶持政策,以发展野生菌、中药材产业为重点,做活做强林下种植业。多渠道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加快提升一产、三产融合发展层次,完成烂泥箐乡居生活聚落文旅项目和民族文化乡村旅游风情小镇项目建设。二是发展基础得到新提升。力争中村水库、董炳河水库项目实施。争取星云湖北岸提水至新庄,实施光山、新庄片区土地整理开发。力争实施北前线改扩建。争取建设以青花、白花、辣椒交易为主的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力争完成特色农产品初加工惠民项目和农特产品冷链物流园项目建设。实施1至2个高标准农田项目。依托烤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电能、果蔬烘干机等各类烤房500座。实施村组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对全乡51公里乡村道路(四级路)进行提升改造。实施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小泥田35KV变电站,配套相应电力设施,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基础。依托双坝水库、董炳河等重要水资源,实施农业灌溉高效节水项目和耕地提升改造,织密灌溉水网,提升农业效益。持续推进集镇、村庄道路亮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基础短板。三是生态建设实现新进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落实河长制、山林长制责任。争取实施董炳河综合治理项目,坚持董炳河治理联席会议制度。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打响“绿色食品牌”。抓好雨污分流、“七小工程”建设,村庄生活垃圾基本得到有效处置,全面实现人畜分离,健全污水管网设施,村庄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规范和改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控机制,积极推进“空心村”改造。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整治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市场秩序,大力推进集镇面貌提档升级,提升集镇形象,促进集镇繁荣。持续推进“5520”美丽家园环境集中整治日活动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新建33座自然村无害化卫生公厕,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全面加快美丽安化建设,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坚持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注重保留村庄原有自然风貌、乡村风情和文化民俗,打造有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的美丽乡村建设样板,努力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乡一天地、一线一风光”,让乡村生活更美好。四是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促进农村家庭经营性、劳务性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险覆盖面,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任务。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扎实做好残疾人、老龄、计生等工作。新建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争取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安化敬老院改扩建。投资200万元完成青龙山公墓及弥竹园公墓功能配套建设项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加快平安安化建设,营造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始终保持禁毒防艾、反邪教工作的高压态势。高度重视防灾减灾、食品药品监管、道路交通、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卫生等工作,全力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展望今后五年,安化处在蓄势待发的重要历史关口,能否最大程度利用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宝贵机遇,是对我们胸怀和胆识、智慧和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勇于担当,乘势而上、强势突破,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主动作为,把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谱写好安化“十四五”发展新篇章。 |